最近屡屡觉察到环保产业的消极心态,十分有必要就此聊聊。
诚然,当前的产业境况是,在疫情等因素的持续笼罩之下,企业和人的状态都不畅快。
和几位环保企业主交流,能够察觉到其悲观情绪渐生。这是特别需要警惕的时候,在寒冷中坚持,万不可犯迷糊。
因为眼下行业感受到的寒冷和疲态主要还是疫情的影响,对环保行业而言这是外部的、偶发的、也是短期的因素。相反,今年是环保产业非常重要的一年,很多人可能在消极心态下忽视了很多重要因素,和行业正在发生的一些变化。
个人认为,下面这四个方面无不值得重视深思。
2021年,“碳中和”规划正式部署
环保产业将受到新一波政策刺激
关于“碳中和”已经不需多说了,一句话:“碳中和”号令一出,天下行业莫有不从。而环保是与之相辅相成的产业,协同效应极强,在其间发挥的作用不可或缺,所以,“碳中和”必然会对环保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。对此要说一个重要细节,3月15日,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时强调,“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,要把碳达峰、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,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,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、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”。从主席的表述中可以看出,在最高决策层,已经把“碳中和”和“生态文明”二者的关系紧密关联起来了。
实现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的目标,生态环境部要在其中扮演相当的角色,这意味着环保产业将受到新一波的政策刺激。
2021年,十四五开局之年
万亿市场已在眼前
在国家的远期蓝图中,2021最显眼的时间属性是十四五开局之年。未来五年做哪些事情,实现什么样的目标,已经很明确了,从规划的情况看,市场很是值得期待。“‘十四五’将是大机遇、大发展、大落地,环保投资将由‘十三五’时期的十几万亿,上升到70-100万亿左右,千亿级的环保企业有望诞生,这对所有环保人来讲都是千载难逢的机会。”在2020中国环境技术大会上,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旗下环保企业总裁叶明强表示。日前,新华社全文发布了关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(摘要),其中涉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央预算安排资金536亿元。另外一个观点仅供参考,2020年生态环境部上任了新一任部长黄润秋,从时间节点来看,组织是要安排黄部长在十四五大显身手的,而且现在还有“碳中和”方面的任务。
如此来看,今年是黄部长上任后实施第一个大规划的第一年,而环保作为政策推动型产业,如何能不期待?
2021年,抗疫进入从容应对时期
对企业,疫情是黑天鹅也是试金石
如前所述,当前业内产生的消极低靡情绪,很大原因在于疫情对经济环境整体的冲击。疫情初期爆发时,对一些企业的打击确实是明显的,比如重资产类的工程公司、生产制造企业等。但是,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种影响正在减弱。经过一年多的时间,不管是政府在抗疫的对策还是人们面对疫情的心态,均已经进入从容应对期。最重要的是,国民的生产生活与抗疫之间的关系已经理顺,经济运行受疫情影响越来越小(当然,对疫情的重视只要没有完全胜利,就要慎之又慎)。而事实上,经济运行的实况确实如此,各行业都在发生这种转变,所以悲观消极的态度实在没有必要有。
此外,换一个角度来看,疫情的冲击除了是黑天鹅也是试金石,在这场殊死考验中,企业也经历了一次优胜劣汰,能坚持下来必然能拥抱更好的未来。
2021年,环保产业整体进入稳定期
科创板带动新一波上市潮
抛开外部因素,环保产业这几年整体上是向好发展,实现了可观的跃进。上一波债务危机潮中,陷入危机的企业大多已经通过混改等措施转危为安,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行业的稳定发展。与此同时,国资国企的进场也基本完成,这个变动曾引起市场异议,但是结合国情并从长远来看,对国家层面环保战略的达成和市场层面环保项目的落地是必要的。国企、民企合作共进已经成为过去一年环保行业的显著模式,一些民营企业也在与国企的合作中得到了极大的促进。另一个重要推力是,2019年科创板作为我国股市首先试点注册制的板块开板,这直接带动了环保产业的一波上市潮。从2019年到2020年底,共计有30家环保公司上市,11家过会。在这一波上市企业中,有三个显著的特征:二是为行业龙头企业或是工业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企业增加了;三是科技型企业成长势头迅猛,科创板上市的14家环保企业几乎都在核心技术上形成了强悍的竞争力。
而过去一年的这些巨大变化正是发生在疫情之下,这值得深思。
总 结
我们拥抱市场、痴迷创业,不就是因为其中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吗?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前行,不能有“海阔凭鱼跃,天高任鸟飞”的臆想,应当持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的精神。